因此,在碳交易的市場運作下,不僅出現了許多標榜碳中和的公司與產品,就連車站也開始追求碳中和的目標。在日本大阪的攝津市,第一座標榜「零碳排放」的車站,也即將在今年的3月14日開始營運。

早在2007年11月,攝津市政府、阪急電鐵以及房屋開發商JSB就簽署協議,致力要將攝津發展為一個更環保生態的市鎮,以共同對抗全球暖化問題。而今,一座標榜全新零污染的攝津市車站,就是其中一個成功的計畫。
這座位於阪急京都本線的攝津市新車站,每年預估將產生70噸的碳排放,因此為了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,新車站裡也擁有諸多最新的綠色節能設計;包括太陽能發電、熱泵熱水系統、LED節電照明、可儲存與再生電力的電梯煞車系統、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統(用於抽水馬桶與植栽灌溉)、免沖水小便斗,以及大量的植栽…等,每年預計可減少36噸的碳排放;而剩餘的34噸則是透過碳交易的購買來「抵銷」,以達到碳中和的目標。
一間碳中和的公共車站,儘管不少人對於碳交易的減碳效果多有疑慮,但就目前看來,似乎還是一股不可抵擋的趨勢啊!
資料來源:Japan for Sustainability
回顧:【綠觀點】碳補償的迷思!?
1 則留言:
要能夠
零污染
還真是
有難度~
張貼留言